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对幸福的人做了研究,发现这些人的特点是在大多数时间都有轻微或中度的愉快感觉,而不是只在某些时候有强烈的愉快情绪。也就是说,那些在生活中追求强烈的幸福感的人,可能常常会失望,也就常常体验痛苦的情绪。听起来有一点滑稽:一心追求幸福的人反而得不到幸福,幸福却已被那些甘于平淡的人悄悄拥有了。
人生的许多时候都是如此。如果你现在不能体验到愉悦满足,你以为在你达到了某个目标、在你的生活满足了某种条件以后你才会幸福,也许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在这人生的旅途上,也许你会对自己说,现在我是在路上,许多事是在凑合着,等我到了下一个小站,我才能好好地享受一下。但接下来,当你站在这个小站上,却觉得自己还是在路上。事实是,假如你缺乏体验“在路上”感觉幸福的能力,整整一路你都很少感觉幸福。
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年轻朋友,他告诉我几年来他每夜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因为睡不着,因为心里在着急,因为今后几十年的计划在心里翻翻滚滚。恨自己以前浪费过时间,恨自己为什么不能飞快地完成自学考试,恨自己没几年要到三十岁,做不了多少事又快到四十。他对学习、对成就的追求似乎过为贪婪。他把几十年后的目标当成唯一有价值的东西,而整个追求的过程对他来说只是为了目标而忍受痛苦。我不禁想问用几十年的快乐换取那一个目标是否值得,那个目标是否就那么唯一而必要,假如他能实现它他是否能真的知足,那时他是否还记得怎样享受欢乐。
我遇到过一个名校的大学生。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她没有取得第一名,有一门课的成绩没有上90分,她的感觉好象灾难一样。从高考到英语四级考试,她有无数辉煌得令人咋舌的记录,但她仍在担心自己成绩不够好。对她来说,仿佛只有完美的成绩才是勉强合格,否则就是一无是处。这样苛刻的标准让她的痛苦与焦虑远多于欢欣。
这样的例子使我追问,是什么使人有这样大的动力去追求成就。而得到的答案使我惊异:那强大的动力常常并不是成就动机,而是对心中缺失的另外一些东西的替代追求。
成就动机影响着一个人的长期成就。真正成就动机高的人并不一定把对成就的追求挂在嘴边或是时刻提醒自己。他们只是不知不觉地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如果去问他们,他们甚至有许多不会意识到自己对成就看重,他们只是喜欢这样做――在尽可能有效率、有质量地做事情的过程中他们感到愉悦。这种愉悦存在于过程本身,并不是结果才令他们满足。
那些一心追求结果的人,常常是以为用好的成就可以换到一些东西,许多时候,那是爱与接纳。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只要我们想一想现在的许多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当孩子把较好的成绩带回家,父母面带笑容地表扬、奖励。当孩子把较差的成绩带回家,父母会批评甚至惩罚。与此同时,父母还在不停地说着:“一定要把这次考试考好,如果考好了……”“你看人家,成绩总是那么好,你要能象他……”这样的做法教给孩子的是:当你成绩好的时候你才可爱,父母才会爱你,你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这样长大的孩子,成绩对他来说显得无比重要,因为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失败对他来说非常可怕,因为失去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伤害。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努力通过成就来追求爱,也正是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没有能力感受到足够的爱。那些生活在爱与温暖中间的人,不是靠苦苦追求得来这些的。他们比一般的人更能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好意、人间的温暖,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他们不必去刻意追求爱,因为爱就在身边。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心慕佛学,于是出外学佛。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僧,遂求指点何处有佛。老僧告诉他,佛就在他的家中,当他回到家时,有个人会倒穿鞋子来迎接他,那个人就是佛。当求佛者赶回家时,已经很晚了。他的母亲听到儿子回来的声音,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倒踩着鞋子赶出来接他。求佛者一见大悟。
当你向外去追求的时候,你所追求的是否就是你真正需要的?为什么它一定在远方、在未来――是你身边真的没有,还是你缺乏体验它的能力?低下头来,想一想这种可能:那些真实的幸福、那些成就的喜悦、那些温暖的关怀,也许就在你所走的每一步中,也许一直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