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详细信息

74岁老者跑步结缘美国前总统 日坛遇加拿大武官
2017-07-19 16:30   腾讯体育

74岁的王加强独自住在松榆北路西口,北京汽修厂当年分的一套约为50平的房子里,房子是六层老宅中的一层,也方便老人家出行。腿脚灵便时,他还骑着一辆豪气的山地自行车直奔四惠东,可每逢阴雨连绵时,老人的膝盖也会捣乱,那时,王加强就只能服老却不服气地依靠手杖。

走进50平米的这方天地时,就像走进一座记载着风雨岁月的博物馆。你会被墙壁上满满当当、镶了镜框的这些黑白老照片所吸引。照片里的人,有人在操场上奋力奔跑,有人正在领奖台领奖,他的身后是围观的人群和做背景陪衬的天安门城楼,也有一群人,穿着略显臃肿的棉袄棉裤在下蹲做着跑前的热身准备活动……

没错,老人的一生都跟跑步有着千丝万缕脱不开的干系,他拿过1958年环城赛的第三名,他和加拿大驻华的武官在地坛因跑步结缘,还和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从中南海跑着出发,有过一段奇缘。不过,他跟跑步的缘分,要从父辈说起。

父亲引路

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直奔洛杉矶参加奥运会,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企图把伪满洲国塞进奥运会,从而骗取世界各国承认伪满洲国的政治阴谋。就是那一年,在北平市立第二中学读书的王树岐召集了四位喜欢田径的同学,一起成立了“赤箭田径队”。他们立志练好身体,时刻准备上场杀敌。

“在父亲五六岁时,爷爷就带着他去“东大地”看大人们跑步,等父亲十几岁,他就天天跑,天天练。”有关父亲在战乱岁月的跑步故事,王加强大多是从父辈的亲戚口中得知的。

为了声援中国参加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北平在那一年的春夏之交举行了“北平至天津民国体育场的接力赛”。早已是长跑爱好者的22岁的王树岐毅然参加。

比赛是从北平市西长安街的“三座门”出发,100多公里的路途,参赛者可以有8次在行驶的汽车里休息的机会,当途径通州潞河中学时,正在进行足球比赛的孩子们都跑到路边为选手加油,9个多小时的漫长奔跑,王树岐终于在星光闪烁的夜里跑到了天津民国体育场。成为他长跑经历中一段特殊的回忆。

1941年,王加强出生了。说起和长跑的缘分,还要追溯到一次突然兴起的追车行动。

13岁那一年,王加强跟着奶奶和大姑去给住在东四十二条的大姑奶奶拜寿。那时,北京的有轨电车是3分钱坐四站,5分钱坐8站。吃完饭回准备回南池子的家,为了省钱,奶奶让王加强步行,其余家人坐车回。“气得我呦!”气归气,王加强抄近道一路跑回了南池子,竟比别的家人要快。“王家老二出名了!”从那之后,王加强可能跑了,在街坊邻里间传来,“那时我就知道,不管是遗传基因还是自己就爱跑,我跟跑步的缘分就开始了。”

那时条件艰苦,男人们喜欢用重达45公斤的“墩子”健身,14岁的王加强看着大人们一回能举起10多次,手痒痒的他自己上手,很费劲地举起一次,“用现在的话,这就算练力量了,那时哪有什么条件啊”。

74岁老者与美国前总统一起跑 日坛遇加拿大武官

结缘环城赛跑

1956年起,北京有一项传统的长跑赛事,在每年的春节前后举行。身为长跑迷的父亲在河北工作,春节正逢放假,于是带着王加强看比赛。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群众长跑比赛,是从天安门出发,被父亲带着去的王加强一下子就被现场热闹哄哄的氛围所感染,“当时我就立志,一定要参加环城赛!”没想到,两年之后,这个梦想就实现了。

1958年,王加强再也不满足于只当一名看客,可16岁的年龄还不够大赛的参赛要求。机灵一动,他想出一个办法:“我哥王家新肯定够年龄了,于是我偷偷用他的名字报了名。”那时受困于条件,没现在参加比赛这么严苛的审查,身材矮小的王加强混迹在1300多名参赛大军中,实现了站在环城赛跑的愿望,“我那时又矮又瘦,检测人员没看出来”。那时的报名费是2毛钱,条件不好的他遇到了贵人,自幼跟随父亲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常沙娜,为他解了燃眉之急,替他交了报名费,“她也是我生命里的贵人之一”回忆起这段故事,王加强至今感怀。

13300米的路程,王加强用了50分钟58秒,在当时排名516,“成绩一般般,也正常年龄小嘛。不过我后来立志,要在三年之内登上领奖台!”于是,那之后,他每天都坚持跑10公里,还想方设法参加周边的长跑比赛。可惜,苦练了三年,当1961年他还有机会实现想这个志向时,环城赛因为粮食紧张而停办了三年。

那个年代,人们对长跑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现在。回忆起刚刚恢复之后1964年环城跑的盛况,仿如昨日。老人家讲述了当时北京矿业学员队为了拿1965冠军所做的各种努力,“矿院在报名前一周,就会日夜守候在东长安街的体育场。为什么呀,就为了能在出发时有个好位置。”报名晚,排位就会靠后,自然会吃亏。那一年,报名超级火爆,人数达到了7349人。

全运会 “打酱油”获得第10

1964年,从部队复员后的王加强回到北京冶金地质机械厂工作。工作之余,长跑仍是他的爱好之一。1972年的北京市田径运动会在工人体育场举行,长跑出众的王加强经过选拔,毫无悬念地入选朝阳区田径队。

那时对比赛有多重视?在参赛前,厂里的工会为王加强还特意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欢送会,“厂里还给了我20块钱,那时的20可是不少了!”

果然,不负众望的王加强在参加的5000米和10000米的两项比赛中,拿到了第三名和第一名。结束比赛准备回工厂上班,刚走到工厂大门时,厂里的积极分子、文艺骨干敲锣打鼓出来欢迎着王加强,还有人举着大大的标语:“欢迎1972年北京市田径运动会万米冠军王加强胜利归来!”如此厚重的待遇,他想都没想到。

日坛遇到加拿大武官

1958年,王加强跟随家人从南池子小苏州胡同搬到了永安里。附近的日坛公园成为了王加强每天长跑的地点。

1979年5月,习惯逆时针跑的王加强总能和一个穿着枫叶样运动服的老外顺时针相遇。“自然灾害时,加拿大对咱们有恩啊,还有白求恩的故事,我对加拿大人一直都有好感。”于是,终有一天,王加强再遇到对方时,停下脚步和对方主动去打招呼。才发现,对方能说一口较流利的中文。

一聊才知道,原来他是加拿大驻华武官贺约翰,43岁的他已经坚持了20年的长跑,念起老友,王加强不由得再次打开了话匣子。

当时朝阳区有长跑队,王加强就拉老贺一起去参加,每周一、三、五和周日,雷打不动一起跑。“老贺很开朗,也爱说,于是和我们长跑队的队员都也很合得来。大家都习惯叫他老贺。”

那时,加拿大国防部要求每一位现役军人每年都要跑完1600公里,于是在那之后的四年,王加强都陪着“老贺”完成任务,“我俩四年一共跑了15000公里,超额完成了任务。”

1983年7月,老贺任期期满回国,在上飞机前四小时,老贺觉得因跑步结缘,那就用跑步说再见,于是俩人穿着朝阳区长跑队的队服飞奔在长安街敞亮的大街上,拥抱告别。

可惜俩人之间的联系因通信不畅,而遗憾中断了。“老贺对我特别好,现在我只知道他在渥太华,退休前晋升为加拿大国防部外事局主任。可惜啊可惜,断了联系。有生之年,我想去一次加拿大,找找我这位一辈子的老朋友。”老人家边说,边拍着大腿。

和美国前总统卡特夫妇一起跑

和老贺约跑的1982年的某一天,老贺跟王加强讲,加拿大外长要访华,因为外长夫妇也是跑步爱好者。于是,老贺让老北京王加强在钓鱼台国宾馆附近设计一条大约八公里左右的长跑路线。老贺跟王加强讲,在外长访华期间,他们会一直按着这个路线跑。老贺也跟王加强发出邀请:加入这个“长跑小分队”,王加强当然二话没说欣然同意。

跑了两天之后,老贺照例在清晨一大早开吉普车从永安里接王加强去钓鱼台。一上车,老贺略有神秘地跟老朋友透露:今天有重要人物加入!但他卖了个关子没说具体是谁。

下车之后,神秘人物终于出现了,原来是当年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和他的夫人。身为普通工人的王加强被这样重量级的嘉宾着实吓了一跳,“我们六个人,三个国家,中国、加拿大和美国,一起跑在我设计的路线上!”

这六人行在两天的短暂跑步中,默契而愉快,“我们男同志在前,两位女同志(加拿大外长夫人、卡特夫人)跟随在后。”速度不很慢得他们,一小时内完成了这段距离的长跑,“遗憾的就是,我没找到人给我们留下这段珍贵经历的影像记忆。”

“太荣幸了!我一个普通老百姓能跟美国前总统一起跑。”这段经历更激励了王加强一直跑下去。

 

 

 

 

74岁老者与美国前总统一起跑 日坛遇加拿大武官

后记

跑过大半个世纪的王加强如今已没法再畅快地奔跑了,不过跑步的这份情缘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2004年牵头创办了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俱乐部,把昔日的元老级跑友聚成一个大家庭。他还自发编印了精美的纪念画册,他想把跑步这件事儿,一直做下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