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详细信息

“领证那天,我怕得在民政局崩溃大哭”
2019-04-25 11:05   壹心理


“全力以赴让自己幸福”已经浸入了很多人的观念里。

我远在东北老家的一个老同学,人美声甜,人称“女版田伯光”,励志要把我市各大高中校草通通交往一遍。结果毕业十年,她却成了同学里最恐婚的一个。她朋友圈只有一条说说: “不提结婚,咱们还是好朋友。”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她对婚姻如此恐惧,然而恐婚的人,远不止她一个。


最近,#我国结婚率创近10年新低#上了微博热搜。

 

根据民政部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创了10年以来的新低,只有7.2‰,而且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

 


人们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了?

 

实际上这是某种“无奈”。根据2016年的一项调查,绝大部分人的理想结婚年龄都在30岁以下。

 

晚婚并非不婚,而只是出于对婚姻无奈的恐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相隔八年两次调查“恐婚”现象。

 

  • 2008年,受访者中有22.3%的人认为自己有“恐婚”倾向;


  • 2016年,这个数据上升到61.2%,而且8%的受访者坦言这一倾向“非常严重”。

 

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一场婚姻的产物。为什么反过来开始害怕婚姻?我们在害怕什么呢?



01

经济越好越恐婚?还是被穷闹得


  • 《Lens》杂志写过一位女生,她说,有一天男朋友突然问她以后想不想结婚。


    她的回答很直接:不想。

     

    男朋友为此“当场松了一口气”。捅破窗户纸,两个人都如释重负。

 

那些要结婚的人也会恐婚。

 

  • 江女士在婚前筹备时,感到恐惧,也因此而暴躁。


    在民政局领证的那天,她的恐惧达到了顶点,当场放声大哭,吓坏了丈夫和身边的人。

 

结婚意味着生活状态的巨大改变,而经济方面首当其冲——结婚是需要高昂成本的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经济越好的地方反而结婚率越低,很多人因此想不通——不是都说穷才结不起婚嘛?怎么反而是有钱的地方率先不结了?

 

一名浙江男生在上海工作,月薪1万,为了结婚准备买房。卖了老家一套房,加上家里积蓄,凑了首付400万。

 

妻子家出剩下的装修、婚礼的钱;加上连着小区的车库,50万一个。

 

婚礼是五星级酒店35桌,加上婚庆、婚车、婚纱、摄影摄像等,一共花了45万。

 

接下来轮到花男生工作几年的积蓄。蜜月旅行花了6万,定制首饰花了6万。

 

结婚算了一笔总账,花了接近520万,把两家人家底都快掏空了。

 

另外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女生,月薪2万,但是选择了裸婚。

 

她的男朋友来自四线小城市,没钱买房,两人不顾父母反对,各自拿出10万存款,办了一场特别简单的婚礼,为此和父母几乎闹翻。

 

婚后5年,上海房价已经翻了一倍,更谈不上买房了。

 

让她大受刺激的是闺蜜结婚——闺蜜的老公,上海有套房,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在外滩的豪华酒店办了30桌,一桌一万三。婚纱照就花了5万,蜜月去澳洲10万,还有各种装修、家电。

 

她发现,原本和自己生活水平差不多的闺蜜,因为结了一场婚就把她远远甩在后面。

 

人们以为在大城市的都是有钱人,但实际情况是,大城市的人们面临着高昂的结婚成本,这才是结婚率低的原因

 


学术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


中山大学的王樱洁、潘彦霖搜集数据后发现:中国青年结婚年龄的推迟,和结婚成本的升高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高成本对城市的影响比农村还要大。

 

这也是让许多年轻人恐惧婚姻的原因:结一场婚,搞得像是军备竞赛,可是自己又不是钱花不完的超级大国。

 

结婚的成本除了显性的大量花钱,还有更隐性的、难以度量的方面——日后的生活,要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转变到经济上的相互扶持、负责。

 

过日子的计算方式完全不同了,这让许多人感到茫然无措。

 

于是有人指责:这还不是因为想逃避担负养家糊口的责任嘛?

 

事实真是如此吗?


02

恐婚是不负责任吗?

不,恐婚是太负责了


今年31岁的小陈,985本科、英国名牌大学硕士毕业,毕业后在上海工作,收入自不必说,还有上海户口。

 

怎么看小陈都是婚恋市场上的抢手货,但他偏偏谈了几段恋爱都没有结婚。

 

有一任女朋友都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了,可是小陈每次谈到结婚,还是顾左右而言他。

 

傻子都看得出来小陈的犹豫和逃避,所以几段恋爱都没有“修成正果”。

 

小陈并不是不想结婚,只是每次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

 

他在单亲家庭长大,八岁那年父母离婚。作为孩子,他早就对婚姻失败的苦果有切身体会。

 

他总觉得,自己一旦结婚生子,就一定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包括充足的物质,和永远恩爱、不会离婚的父母。

 

所以,他的房子还不够好、车子还不够好、收入还不够高,眼前这个女朋友也没有好到自己觉得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婚的地步。

 

我不能让孩子重复过我这样的生活了。小陈总是这样说。

 

他的恐婚并不是因为不负责任,反而是由于太过负责。

 


有很多人总是指责恐婚的人:你们不愿结婚是不负责任,是在逃避该承担的义务,是不成熟。

 

这种指责往往并不成立:恐婚的人,其实恐惧的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负责,这恰恰证明了他们对“负责”的要求太过完美,太过害怕失败。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恐婚者中有61.7%的认为离婚率高、失败婚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恐婚”主因;46.3%的受访者坦言 没有做好承担婚后责任的心理准备

 

《Lens》杂志采访的一位恐婚者说:

 

自己不愿结婚,是因为发现身边有许多人对婚姻并不忠诚。

 

“先是大学同学,儿女双全,老公忙于事业,于是她有了新的感情寄托;身边已婚的朋友也给过我一些暗示;前段时间,连家里的亲戚,快五十岁的长辈,也劈了腿……”

 

这让她不禁想:要是我结婚了,会不会也出轨?

 

这种自己会不负责任的可能性在折磨着她。

 

许多催婚的长辈在指责年轻人不结婚时,总是认为:两个人门当户对就好了,婚姻里总会有很多不愉快、不合适,忍一忍就过去了。

 

“人生到了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事,这是自然规律,不能违背。”他们总是这样说。

 

虽然在十几岁就结婚的古人看来,20多岁结婚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可见结婚年龄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规律,只是一种社会习惯。

 

看看公园相亲角为儿女相亲的父母们,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 一位阿姨在“拍卖”自己的儿子,“一元起拍”。虽然儿子名校毕业,还是年薪百万的高级程序员,但因为对另一半也有要求,遭到了亲妈的无情打击:“太虚荣,好姑娘凭什么看上你?认清自己找个差不多的赶紧结婚吧。”


    于是用“一元起拍”想让自己儿子认识到,自己到底值几斤几两。

     

  • 另一位大爷则把女儿学历从博士改为硕士,就怕别人看不上“女博士”。


按时结婚比跟谁结婚似乎更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结婚率低只是因为人们“晚婚”,而不是“不婚”。也就是说,恐婚归恐婚,大部分人恐了几年还是会找个人踏入婚姻殿堂。

 


至于是找到了真爱还是迫于压力?让我们看看数据。

 

201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人的婚姻稳定度和结婚年龄呈现倒“U”字型——以26岁为界,26岁以前的越晚结婚越稳定,26岁以后则越晚结婚越容易破裂。

 

也就是说,晚婚的人并没有等来自己的真爱,反而更容易“将就”,因为焦虑、急迫,匆匆缔造了不那么合适、不那么快乐的婚姻。

 

在催婚的长辈看来,不愿意结婚的年轻人是“不负责任”的,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想要找到一个值得爱一辈子、为其负责一辈子的人。

 

不愿轻率踏入婚姻的人并非不负责任。


“凑合着过吧”才是。


03

“完美婚姻”存在吗?


纽约的老牌杂志The Cut有开放给读者的心理咨询栏目,有一名读者写信询问咨询师:

 

“我已经32岁了,但还是怕结婚怕得要死,怎么办?”

 

她在来信上列举了结婚的种种不幸——她身边已婚的朋友都不开心、长期和一个人做爱会厌倦、离婚很麻烦……

 

但咨询师在回信中一针见血:你关于婚姻的坏处都只是流行的说辞而已,并不是你真正恐惧的所在。

 

她真正恐惧的东西,体现在来信末尾的一句话:

 

“我觉得应该先爱自己。只要先爱上自己,才能够爱别人;别人说你不够漂亮了、厌倦了不再爱你了时,你才不会收到打击。”

 

咨询师写道:

 

“你觉得你自己不够爱自己,因此不适合结婚。其实这是一种借口——你只是不愿意承认,其实不够美好的不是你,而是婚姻本身。

 

你觉得只要你足够好了,婚姻就应该是完美的、不会出问题的,但婚姻并非如此。”

 

咨询师说,人们的恐婚,实际上是由于对婚姻太过乐观了——认为有某种完美的婚姻,所以害怕自己得不到。

 


如果承认“完美婚姻”并不存在呢?

 

心理学家Eli J. Finkel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佐证了这种说法。

 

文章提出,当代婚姻已经陷入了“赢家通吃或者满盘皆输”局面(All-or-NothingMarriage)。

 

也就是说,对婚姻满意的人和不满的人,都是“空前的”——满意的人空前地满意,不满的人空前地不满

 

问题在于,我们受了这些满意和不满的影响,觉得自己的婚姻要么应该甜得前无古人,要么就会跌入谷底,把自己的生活拉入深渊。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恐婚的困境:对美好婚姻的收益、对不幸婚姻的代价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却忘了:幸不幸福,更大程度上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



恐婚最大的问题不是“婚”,而是“恐”。

 

恐惧的是,如果自己遇到的不是完美婚姻,那该怎么办?好像整个人生就因为婚姻的不幸而崩溃瓦解。

 

正如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心理暗示”:婚姻中日常出现的摩擦、冲突,对于不恐婚的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但对于恐婚的人来说,就都变成“不幸婚姻”的证据。

 

恐婚的“恐”有时候才是婚姻里面埋下的地雷。

 

实际上,无论单身还是结婚,对待自己的未来都不应该有恐惧。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里也提出,单身生活有诸多优越之处。


有人提出“单身力”的说法,认为人应该有能力过好单身的生活,一个人也能幸福。

 

和“单身力”一样重要,也应该有一种“结婚力”——遇到合适的人的时候,能够勇敢地改变生活状态,追求两个人的幸福,同时又不丢失人格独立。

 

归根结底,无论“单身力”还是“结婚力”都是要求心灵力量的强大,可以摆脱恐惧,摆脱对一个固定的人、一种固定的生活的依赖。

 

结婚有结婚的幸福,不结婚有不结婚的幸福。无论选择哪种生活状态,都请不要怀疑、恐惧。

 

如果你断定自己不需要婚姻,那面对别人吹嘘婚姻的好处时一笑置之就好,请坚信自己不是“单身狗”,而是更高级的生活形态;

 

如果你希望找到一个人陪伴一生,那就对婚姻的不完美之处做好心理准备,并且相信自己的真命天子,一定会到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