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详细信息

你的事和我的事,如何有效沟通
2019-08-12 20:42   壹心理

最近一次在动力沟通千聊平台分享沟通课时,自己总结出来一个微妙的结论,感觉特别开心,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当然,很可能很多人已经知道,但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不清楚。所以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更加清晰的去处理。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我边界很重要,那这个边界如何建立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关我屁事,关你屁事。两句话就能把大部分的事情给处理完,不需要太多混沌不清的关系。我们关系经常出现问题,也是因为彼此闹不清这个边界问题。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这很有可能是我们没有分辨清楚,这个事,到底是谁的事。

接下来我来举几个例子:

关于做作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去做家庭教育讲座,都会简单的把做作业归为孩子的事,因为这件事父母始终没有办法放手,不是说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么?我之前简单粗暴的把这件事归因于父母总是想插手管理孩子的作业问题,所以简单粗暴的让父母别去管孩子。可想而知这个效果并不好,家长也不买账。因为父母觉得作业、学习是大事,自己不管不行。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清楚了,对,我们要管,但是管的是什么呢?

做作业这件事真的是孩子的事情,孩子需要去面对的困难和任务,是他们要学会并作为成长的基石。如果我们插手帮孩子做了他们本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甚至你知道这件事他会做错,也应该让他自己去品尝错误的味道。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作为孩子的坚实后盾,比如做作业时候孩子很不乐意,不主动,你可以帮助他理解自己,做作业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让他觉得痛苦,不快乐,挺无奈的。当我们去帮助孩子表达这部分情绪,就是在做我们父母应该做的事,我们在处理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让孩子被理解,被认可。从而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单一个人在战斗,这样当他们再遇到困难,就更加容易选择来寻求我们的帮助。否则孩子宁愿自己逃避、拖延、对抗,也不会要我们看上去好心的帮忙。比如帮助他们做计划,改正错题,这些都是导致他们失去信心的行为。

如果在成人的世界遇到同类问题,比如朋友失恋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往往会安慰,失去了一棵树,还可以拥有整片树林,但是这其实就是跳进别人的场地想去帮助他们改变认知。所以往往这样的安慰让我们难以接受,比如父母说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我们一旦说你应该这么做那么做,他一般都会否定你说的,他会说这些我都试过了没有用,你是不知道我们家那娃,这些对他没作用。或者说我做不到像你说的那样,因为我不是你嘛。所以你看,一旦有人想要寻求你的建议,千万别轻易跳进这个圈套,他们压根不是来寻求解决方案的。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生活始终是他们自己在面对,我们不能跳进他的生活里去伸手,在我们彼此的关系里,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并理解,他和你说这件事的时候的情绪和需求,他渴望被人看到他的无力,他的为难,他的苦恼,让人看见这么一个被困难围绕的人。所以我们只需要表达,遇到这件事,真的让人很难过、懊恼、无助……啊。对,就是这些情绪词汇,哪个方便选哪个,让他知道你和他站在一起。这就是我的事,生活中是他的事,但是我们在一起,我的事,就是在当下看见你,包括你的情绪、需求、动机。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什么是你的事和我的事,你的事,归属于你的责任,你需要去面对,我的手伸不过去,如果我一旦有胆伸手过去,大多被攻击,因为这样突破边界的行为,会让你被冒犯,觉得自己没有用,也就是本来觉得自己无能已经很难受了,你再伸手过来就更加证明了我真的无能。所以我们要保持住边界,尽量不把手伸过去,只是在我们之间,我做一些能够做的事,看见你的痛苦,看见你的需求。然后你突然被理解了,原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能感也就会慢慢的被驱赶。这种陪伴,就是帮助驱赶无能感的有效工具。

这里就可以想象一下爱,当一个咿呀学步的幼儿在慢慢的向他喜欢的玩具移动,回过头来看你一眼,这一眼并不是想让你帮忙,而是确定你在那里看着,因为看着就有力量,他就能安心往前迈步,他知道如果不小心跌倒有人会在身后拉他一把,他受伤了可以有人来安慰,就是那种踏实的安心感觉。而我们大部分为别人而做的事情,也就是这种安心的感觉。

就像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也就赋予了自己这样的角色,我们不能伸手去给支撑起来访者,我们只能陪着看着,欣赏着,感动着,让他被看见,让他知道他慢慢挪动也好,停着也好,都有人陪着不离开。这样的力量,让他才能去探索更难的处境,也才能学会更好的去面对生活。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