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个体如果对社会规范有更深入的认识,应该会更遵守该规范。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有人“明知故犯”,例如,乱扔垃圾,过马路时闯红灯,考试作弊,甚至做出严重违法的腐败行为。
那么,当事人明明知道这么做不对,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儿童青少年会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此现象更为容忍吗?
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很明显,那些“明知故犯”的人,是私欲较重的人。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发现,有两种规范影响着人们在具体情境下的社会行为。
显然,指令性规范与示范性规范一致时,它们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但当它们不一致时,人们会遵守哪种规范呢?
在一项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这个问题。
研究者首先通过访谈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确定了学生们普遍熟悉的一种违规情境,即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进入重点高中而行贿校长的情境;
然后,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假设情境问卷。
在研究1中,研究者要求招募的儿童青少年(分别为10岁左右、13岁左右、16岁左右)先阅读问卷描述的违规情境,然后评估自己对违规行为的容忍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道德评估(对指令性规范的认知);
同时,研究者测量了他们感知到的“违规现象的普遍性”(对示范性规范的感知)。
结果发现,随着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该违规行为的容忍度逐渐提高,而且感知到的“示范性规范”能够解释这种随年龄而提高的对违规行为的容忍度;
但对违规的“道德评估”则与他们的年龄无关,即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都明确知道“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可见,道德评估不能解释对违规的容忍度随年龄而提高的现象(见表1)。
为了进一步验证示范性规范对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违规容忍度判断的作用,研究2采用实验的方法,在与研究1相同的违规情境中操纵不良示范性规范,以检验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判断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良示范性规范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对违规行为的容忍度也在提高;
但在低不良示范性规范条件下,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见图1)。
该研究说明,当示范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不一致时,并且当示范性规范被认为是普遍存在时,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示范性规范的影响,进而对违规行为更为容忍,即使他们知道示范性规范是错误的;
而且,这个现象随儿童青少年的年龄增长而愈加普遍。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示范性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时会大于指令性规范的作用,由此,对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公德的维护具有重要启示。
现在,我们知道了“明知故犯”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示范性规范的影响。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遵守示范性规范而违背指令性规范呢?
这可能是因为示范性规范提供了特定情境中多数人的行为信息,使人们产生了“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敬请期待本公众号随后推文的进一步解释。
— The End —